在当今社会,女性的角色和社会对她们的期望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她们在职场上追求卓越,同时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这种双重角色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且存在着特殊历史文化环境的背景下,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尤为显著。
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市场营销学系助理教授盖嘉、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市场营销学系教授徐菁与研究团队联合开展的研究,聚焦家庭工作时间分配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尝试为如何提升女性福祉这一重大议题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指出,尽管职场母亲努力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但她们的“双重收获”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幸福,反而可能导致幸福感的降低。
今天是第111个母亲节,我们再次聚焦于职场母亲在工作与家庭间寻求平衡的幸福感问题。继此前对家庭工作时间分配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的深入探讨之后,研究团队对中国女性幸福感的特殊性有了新的思考和发现。
观点概览:
与人们普遍观念不同,平衡型女性并非最幸福。时间分配越平衡的女性,其幸福感反而越低,即出现“双重负担”(平衡家庭-工作时间分配给女性带来最低幸福感)效应。
“双重负担”现象并未在男性身上出现。原因在于社会对于男性的期待主要在于事业成功,而对其承担家庭责任的期待较低。
测算发现,虽然时间平衡看似对幸福感影响甚微,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约3500元(按2010年数据计算)的年收入方能弥补。以2010年的全国收入水平来看,这已相当于不少女性全年的收入。
中国女性的幸福问题存在特殊性。全球其他国家女性的幸福感并未呈现出“双重收获”的认知和“双重负担”体验之间的矛盾。
工作家庭平衡的女性才是人生赢家?
我国当代女性既要跟男性一样顶起“半边天”,为社会创造价值,又要承担家庭内的大部分劳动。202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中国女性处于就业状态,城镇和农村女性就业比例分别为66.3%、73.2%;18-64岁在业者中,女性占43.5%,男性占56.5%。根据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统计,在业女性工作日平均总劳动时长为649分钟,其中有酬劳动占495分钟;照料家庭成员和做饭/清洁/日常采购等家务劳动占154分钟,约为男性的2倍。17岁及以下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接送主要由母亲负责,各情况占比分别为76.1%、67.5%和63.6%。
由此可见,当代女性实际上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她们被期待在职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达成经济独立;另一方面,她们又被期待照顾家人、养育孩子、承担家务。似乎只有在职场上是工作骨干,且同时在家庭中是贤妻良母,才被认为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这不仅是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亦是不少女性为自己设立的人生目标。可是,平衡家庭和工作真的让女性感到更加完整和幸福了吗?
理想是“双重收获” 实际是“双重负担”
虽然“平衡”的定义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时间资源都是固定的、有限的。本研究将时间分配作为平衡的客观标准,探讨在工作和家庭上的时间分配如何影响女性幸福感。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偏重家庭或是事业的女性看起来容易“顾此失彼”:全职主妇丧失了经济能力和家庭话语权,而事业女性则缺少家庭的支持和温暖。因此,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可以为女性带来更高的幸福感,即“双重收获”。然而,站在体验者的角度,平衡时间分配使得女性陷入角色冲突和决策困难之中:工作不得不被家庭需求打断,家庭时间随时可能被工作要求剥夺。与此同时,平衡的女性可能认为自己相对于顾家型和事业型女性在两方面做得都不够好,进而感到怅然若失。换言之,平衡可能是一座“围城”:社会普遍相信平衡的女性是幸福的,而身处其中的女性感受不尽如此。
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多项调查数据揭示了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首先,课题组开展了一项线上调查,向1500名受访者随机展示三种女性时间分配模式中的一种:平衡型(时间均衡分配在家庭和工作上),顾家型(大部分时间分配在家庭),或事业型(大部分时间分配在工作上)。结果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平衡型女性最幸福,且这一观念跨越受访者的性别、居住地、婚姻和家庭状况。平均而言,大众认为平衡型女性的幸福感较顾家型女性高出13%,较事业型高出22%。
在社会认知里,平衡家庭、工作能提高女性幸福感
为了检验女性实际幸福感,课题组分析了两组全国代表性数据: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及2018年中国家庭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尽管两组数据时间跨度较大,且测量方法有所不同,但两组数据展示出惊人的一致性。简单来说,时间分配越平衡的女性,其幸福感越低,即出现“双重负担”效应。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地域、婚姻、家庭状况的女性群体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双重负担”现象并未在男性身上出现,说明工作家庭平衡主要给女性带来了双重负担,使她们希望在两个角色上做到尽善尽美。相反,社会对于男性的期待主要在于事业成功,而对其承担家庭责任的期待较低。
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男女性时间分配一览。
纵轴代表人数占比。
横轴零点代表均等小时分配,即完全“平衡”;大于零代表家庭型,小于零代表事业型。平衡家庭-工作时间分配给女性带来最低幸福感(“双重负担”)。这一效应在青壮年女性群体(25-45岁)中尤为明显。此处以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为例,图表为包括控制变量后的拟合结果。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平衡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其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了回答该问题,我们比较了平衡相对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由于收入提高能够切实改善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女性个体收入水平对幸福感有较强的正面影响。我们测算了时间分配每向平衡靠拢(即家庭、工作时间之间的差距每缩小一小时)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估计其相对于收入水平的影响。测算发现,虽然时间平衡看似对幸福感影响甚微,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约3500元的年收入方能弥补。而以2010年的全国收入水平来看,这已相当于不少女性全年的收入。因此,平衡对幸福感的影响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其实际影响相当于女性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大幅降低。
事业型和顾家型女性向平衡靠拢的负面影响。数值代表家庭与工作时间差每缩小1小时对幸福感的降低程度。此处结果基于对2010年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
中国的特殊性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收集了2017到2023年之间全球超过30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揭示了中国女性在幸福观和幸福感上的特殊性。具体而言,不同于中国民众,绝大部分国家并不认同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能让女性更幸福。这显示“双重收获”的认知根植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实际体验中,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没有降低其他国家女性的幸福感。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的特殊性?研究团队指出,大量研究发现平衡家庭和工作可能导致角色冲突、时间压力等现象,但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受到劳动时长、政策支持等影响。根据OECD的最新数据,中国女性的日均工作时长为291分钟,高于OECD国家、印度、南非;中国女性工作和家庭的总劳动时长为568分钟,仅次于墨西哥(571分钟)。此外,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在女性工作的商业、法律支持方面低于欧美国家。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女性的勤劳需要得到更多的政策保护和支持,才能让她们从劳动中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数据来源:研究团队。横坐标为社会认知数据结果,代表民众对不平衡vs平衡如何影响幸福感的预测。纵坐标为实际幸福感结果。代表不平衡vs平衡对幸福感的实际影响。
如何提升女性幸福感?
国家间的差异说明减轻女性身上“双重负担”现象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变。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女性迈向更加幸福的人生?研究团队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强化社会保障,减少女性需要进行家庭-工作时间平衡的困境,提升女性幸福感。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例如,不少人大代表和委员提出多项议案呼吁保障女性权益,营造女性友好环境。其中包括健全女性职业权利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减轻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压力等。我们相信,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地将极大缓解中国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需要平衡的困境。
第二,改变社会对女性家庭、事业“双重收获”的期待,减少需要进行家庭-工作时间平衡的女性的心理压力,提升女性幸福感。媒体和社会大众需要降低对平衡型女性的不切实际的高期待——两头都要抓,两头都要好。这样,当女性面临角色冲突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才能对自己进行“精神松绑”,缓解焦虑。
第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我们需要鼓励女性多关注平衡时间分配过程中的“获得”,而非“失去”。平衡型女性与事业成功型和家庭美满型女性相比,虽未必在两方面做到了尽善尽美,但在两方面都有所获得。转变“关注点”,或许能够提升需要平衡的女性的幸福感。
结语
女性幸福感不仅关系到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更事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女性从家庭、工作的双重角色期待和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让女性感到思想自由、选择自由,才有可能切实提高女性幸福感,推动我国国民幸福感的整体发展。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在职场上奋斗、同时肩负家庭责任的妈妈们致敬!愿你们享受每一个温馨的家庭时刻,愿你们在职场中的才华和努力得到认可,愿你们的生活充满爱与幸福。
母亲节快乐!
盖嘉是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她的研究领域为消费者行为,包括数字消费,道德行为,和自控力。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营销学和心理学的顶级期刊上,如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人工智能与消费者福祉》。
徐菁,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市场营销系教授,光华行为科学实验室副主任。她的研究领域包括消费者心理及决策行为、品牌策略和可持续消费。她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心理学报及营销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上。她是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徐菁教授曾获得厉以宁科研奖,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优秀教学奖,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优秀博士生论文导师等多个科研及教学方面的奖励。她在光华教授的课程包括消费者行为学、营销管理、社会影响力营销及商业伦理等。徐菁教授与业界有广泛的合作,并开发了多个品牌战略方面的教学案例(上下、蒙牛、鄂尔多斯、快手、嘉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