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发展

蔡洪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革4.0版”

2016-03-2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改革4.0”版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 “三不是”:不是短期的总需求调控;不是单纯的结构调整;也不是供给经济学的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是着眼长远的体制改革。同时,供给侧与需求侧要做到“长短结合,两侧发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三不是’:不是短期的总需求调控;不是单纯的结构调整;也不是西方的供给经济学概念,其核心和主线是着眼长期的体制改革。”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院长蔡洪滨21日在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举办的“2016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上表示,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厘清未来经济思路的关键。

当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诸多解读版本:有观点认为其核心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管理。也有观点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刀切”清除僵尸企业,消除产能过剩,并全面减税。

但蔡洪滨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重要,但是这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为供给侧管理或者供给经济学的概念,也是认识上的一种倒退。他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着眼长远的改革。主要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国企改革,财税改革,以提升人力资本为主的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等,从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更加有效率的制度环境。

“只有准确理解其内涵,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和实施方案,并一步一步推动这些改革。这对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蔡洪滨表示。

蔡洪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三个不是”。

首先,供给侧不是强调短期的总需求调控。总需求是短期的宏观调控目标,着力熨平经济波动周期。过去30多年,寻求经济增长过分强调了需求侧,喜欢讲“三架马车”的失衡问题,“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经济主线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却将 “三架马车”搞平衡作为增长目标。这实际上是一个严重错判。三驾马车在经济学上是一个短期需求调节的概念,把一个短期需求调节的概念安放在长期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上面,从概念上讲就是一个错误。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三驾马车失衡的判断也是错误的。由于中国GDP的统计方式和口径与国际GDP的统计方式不同,因此,所谓的投资过多,消费过少的“失衡”估算并不准确。由于过分强调了短期需求调节,宏观调控因而代替了改革,导致一些基础性的改革滞后了。

但是,现在强调供给侧,并非不用管需求侧了。在经济学上,长期经济增长问题与短期经济周期之间相辅相成,因此需要“长短结合,两侧发力”。一方面,改善单纯讲“三驾马车”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经济下滑的压力。所以,当前的重点应该是短期需求调控和长期供给侧改革相机结合。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结构性调整。“调结构”实质上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里面没有结构调整的概念。而且调结构的做法和调结构的机构如果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微观经济,那将适得其反。如果仍然是政府部门采取微观干预决定哪些行业“关停并转”,哪些企业应该关掉,哪些企业应该并转,这种所谓的“调结构”本质上就是用行政干预微观经济来代替了改革,长期来讲危害甚大。所以,如果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必须放弃调结构的思路和做法。

再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是一般经济学上说的供给经济学。供给经济学是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和英国流行的理论,主要通过减税给企业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中国政府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然不是简单的供给经济学在中国的翻版。减税当然重要,但是中国处于转型过程,简单的减税只能解决很小一部分问题,不能解决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

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内涵是什么?蔡洪滨表示,“它的核心和主线是改革”。从1978年开始,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先后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90年代的国企改革、财税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等;2000年又以加入WTO为契机进行了一系列的开放改革。现在,则可以说已经到了面临“改革4.0版本”。

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改革4.0版本”核心是什么?蔡洪滨解释,就是需要解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制度改革入手本使市场机制更加有效,提升市场效率和生产要素的质量,鼓励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等,打造一个更加市场化的更具创新能力的微观机制和制度环境。

来源:《财经》杂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