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管理

王辉:辩证领导行为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2021-06-25

近年来,我国在诸多高科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5G领域,在技术和标准方面我国成为重要的主导国家;在航天领域,“天和核心舱”成功升空,“天问一号”探测器和“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在高铁领域,新建高铁线路陆续通车,形成里程达3.8万公里的高铁网络;在核电领域,不断承接海外核电项目……

从国家创新层面来看,统计数据显示,自2019年开始,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就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取得进步。从企业创新层面来看,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创新,以华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有国企背景的企业,每年也有大量的专利申请。

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王辉受邀出席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联合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以“创新”为议题的活动时,以“辩证领导行为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题发表演讲。王辉教授认为,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与“辩证领导行为”密切相关,这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领导理论与实践可以助推中国企业有更多更好的创新表现。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01

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我国的GDP是101.6万亿人民币,人均GDP为1.1万美元。回顾经济史会发现,很多拉美国家和亚洲国家,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经济增长陷入瓶颈,长期徘徊不前,导致陷入这种“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创新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创新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中,只有依靠创新,大力发展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我们才能更加飞速地向前发展,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有不断地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经济“双循环”,才能根本性地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就显得非常及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一词在纲要之中也多处提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而且是未来国家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

创新落实到企业,意味着企业要思考能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能不能“于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这是每个企业必须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2

既要有融合渐进式创新,

更要有0到1的颠覆式创新

中国目前大部分的创新是融合渐进式创新,或者说是从1到100的创新,我们缺的是从0到1的原创式的创新,或者叫颠覆式的创新。

很多人都会问,怎样才能做到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呢?

根据Action Theory理论,人类的创新行为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文化系统。在一个社会里,或者是一个企业内部,是不是注重创新、鼓励创新,有没有形成创新的文化,对个体是否表现出创新行为非常重要。以色列是当今全球的创新楷模,以色列只有800多万人口,国土面积仅是1.5个北京大,原创性创新却非常多。比如我们用的微信,最早的形态就是以色列人发明的。为什么以色列这个国家有这么多原创式、颠覆式的创新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以色列的社会文化系统鼓励创新。比如,孩子放学了,中国家长会问: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而以色列的母亲不这么问,她们会问孩子:今天给老师提新的问题了吗?

第二个因素是人格。人格是指一个人稳定的行为倾向,是指一个人的行为风格。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或组织中,一个国家的公民或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否有创新的意愿和创新的习惯,直接影响这个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战以后,美国科技飞速发展,与其吸纳了一批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具有良好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无关系。

第三个因素是角色。企业的领导,尤其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创新方面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领导是创新观念的体现者,是创新行动的模板,是创新业绩的实施保障,是创新管理的动力。那么,作为一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什么行为能引领企业的创新绩效呢?

03

辩证领导行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

国内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授权型领导等众多的领导行为都可以提升员工的创新行为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此,我们介绍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行为对企业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这种领导行为就是辩证领导行为。

辩证领导行为指的是高层管理者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和分析环境的变化以及员工间的差异,以全局观领导企业的协调运作和发展,以矛盾整合的方式调整企业战略和管理员工的领导行为。

这种领导行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的辩证思维模式。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实践中,辩证思维也有丰富的体现。例如,曾经有人问任正非,“华为做得这么好,你觉得什么东西最重要?“他说了六个字:“灰度、宽容、妥协。”关于“灰度”,他认为管理没有非黑即白,很多东西都是在不清晰的情况下逐渐找到清晰的方向。关于“宽容”,他认为人无完人,一定要宽容别人,要有一个容错机制,让人有一个创新的空间。关于“妥协”,一般人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坚持,但任正非认为,只有妥协才是最好的坚持,正是因为妥协了很多次,但还一如既往的朝着目标前进,所以才能取得成功。这些理念就是辩证领导行为的最佳佐证。

关于辩证思维,国内某知名企业家说得更加直白:“能够辩证思维的企业才是好企业”。我国的“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也充分体现了辩证思维,“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该企业家认为,企业经营管理就是要经常权衡当期效益和长远发展;在思考变与不变时辩证地看待,解决好变和不变的关系;权衡大目标与小目标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困难不是永久的,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要有全局考虑问题的偏好。

辩证思维由变化,联系,矛盾三个原则组成。变化原则认为,世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联系原则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关联,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眼光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局限于事物的本身,而忽视其周围的环境,就很难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全貌;矛盾原则认为世界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而对立的两方面之间会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和相互贯通。这三个原则通过广为流传的成语(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刚柔并济等)、俗语(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等)、故事(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融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也融入到企业的领导实践之中。

关于变化的原则。以华为公司为例,任正非在华为发展最好的时候,依然会想到可能出现的变化。因此,华为为了应对可能的变化而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到2018年,美国对华为进行断供,大家都为华为今后的发展担心时,华为及时推出了鸿蒙系统和麒麟芯片,而这背后是华为十多年的长期准备。

第二,关于联系的原则。以“贵凤凰”餐饮为例,即使在疫情期间经营状况也还不错,他就用到了联系的原则。结合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企业战略。在第一次疫情来临之际,开展外卖业务;调整了主营产品,推出了疫情期全民在家期待的火锅系列,并实现全城配送,实现了销售总额的持续上涨。在北京遭遇第二次疫情期间,老板带领员工关闭线下门店,迅速推出贵州生鲜,保证了在疫情反弹期的正向收益。在人员管理方面,能够针对从事餐饮行业的人群进行画像和进一步分类,建立企业的统一目标,并且推动全员为整个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第三,关于矛盾的原则。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就很有这种矛盾的思维。他曾经说道:“星巴克既可以打造真实的个人体验,又能成长为一个赢利性的全球公司。是的,我希望我们门店的咖啡师既以真诚的微笑服务顾客,又要有效率。是的,我相信我们的口味和环境既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又可以提供始终如一的口味和高品质的咖啡。”这种经营理念就很好地体现了矛盾的原则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发现,辩证领导行为由六个维度组成:即适时调整(及时根据环境的最新变化进行调整, 以适应环境)、因材施教(根据下属的特点及其变化而灵活地调整领导风格)、权衡矛盾(在相互矛盾的企业目标、战略和行动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恩威并施(在看似矛盾的领导方式, 如施恩与立威、授权与控制、奖励与惩罚之间保持平衡)、注重协调(注重各个环节的关联, 并持续优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环节之间协调合作)、整体管理(在处理企业中的各项事务时, 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应对)。

更重要的是,辩证领导行为与企业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我们梳理了182家企业的数据,发现辩证领导为可以通过提升一个企业的战略柔性,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的绩效。

最后想分享的是,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在1918年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英国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其经典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也曾写道:“没有道教思想的中国,就像没有根的树”。传统文化对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巨大帮助,企业家从传统文化中可获取更多管理灵感。

相关链接:

百年·讲述 | 王辉: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看组织管理的本质

王辉,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企业环境下的领导行为,企业文化等。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中国企业环境下的领导行为与领导模式》等专著;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等奖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面上课题,青年项目;社科基金;教育部等纵向课题和多个横向课题。培养的博士生在伦敦政经学院、日本一桥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任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