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加入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以来,张志学教授在光华执教已满十八年,始终立足商学院教学一线,将管理学和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传播给了数以万计的本科生、硕博生、MBA和EMBA学生,有近两百篇学术文章在知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
此外,张志学教授还主编了多本以中国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实践为主题的学术著作,并为GE、IBM、VOLVO、华为、中国移动、百度、腾讯、汇顶科技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过专业培训和咨询服务……十八年来,始终不变的是他作为一名学者的坚守,不断用学术思维触摸着真实世界,以思想为力,严谨求实。
精于专业 博于跨界
2018年,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在武汉举行了IACMR双年会。与会者来自中国大陆176个院校、境外116所大学,包括光华在内的四大知名商学院的院长亦悉数到场,有561名学者为大会审稿、458篇论文与提案被录用。这场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意义深远。
作为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候任主席,张志学认为,让全世界关心华人、关心中国企业管理的商学教育者们每隔两年聚集在一起,围绕当下最流行的经管话题展开讨论,从而找到时代发展的脉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能组织一场全球华人学术界关注的国际会议,更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张志学说。
此外,作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张志学对这一学科的持久魅力深信不疑。社会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思考着人在认识自我、与他人相处、与世界关联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现象,再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加以验证。在张志学的建议下,光华专门为本科生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如今已经成为深受学生们欢迎的必修课。
张志学总结道,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有纪律、无组织”的学科,即发展出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组织环境;而传统管理学则是一门“有组织、无纪律”的学科,即有组织的环境,但是缺乏好的理论基础。张志学将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结合起来,就是在跨界研究,做一件“有组织、有纪律”的事,即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观察现实中组织里发生的现象。
张志学最新的学术研究聚焦于团队的和谐型创新激情,合著论文《团队的和谐型创新激情:前因、结果及边界条件》刊登在2018年第七期的《管理世界》杂志上。这篇论文在前人关于个体激情、个体激情与团队激情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上,将激情研究拓展到团队层次,为团队层次上的激情研究提供了一个入口,能够以此为基础探索其重要的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文章提出,企业领导要引发出团队和谐型激情,需要有转型式领导提出有吸引力的愿景,刺激员工富有智慧的思考,为员工设立高的预期,并提供个人化的支持,从而实现团队创新。“和谐型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感染,容易出现群体盲思。如果要实现团队创新,就需要团队经常在一起反思,克服群体盲思。”张志学和合作者提醒。
“中国故事” 绽放光华
因学术,而思想。因思想,而光华。学术研究对一个以“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的管理学院而言,意义不言自明。近年来,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在国际顶尖国际期刊上的发表从数量到质量都令人颇以为傲,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到海外知名高校任教的已有9位。张志学说,“这是光华在培养学术人才上取得的耀眼成就,但我们丝毫不敢怠惰,更无意夸耀,光华的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光华已走过三十三载探索之路,已然形成了“学术为本”的价值观,对于聚焦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商业前沿实践的重大关键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2018年,北大百廿校庆之际,张志学和光华特聘教授徐淑英共同主编了《博雅光华: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一书,记录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是如何在光华的博士学习期间脱胎换骨成长为优秀的研究者,向国际学术界讲述了“中国故事”。张志学认为,从光华毕业的博士生有责任向世人分享光华经验,让世界看到光华背后的底蕴与力量。
书中引用的案例是光华于2003年启动的IPHD(国际博士生)项目,该项目对标美国主流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方案训练学生,包括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方向,旨在培养高水平的青年学者,加快他们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第一届学员于2008年毕业,到目前为止累计有近五十位毕业生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大学任教。他们当中大部分都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过研究成果,更有一批人以主要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这些期刊接受文章的比率通常在10%左右。
张志学表示,书中记录的这些年轻人具有几个共同特点:首先是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对专业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其次是专注,如果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概率基本上是零;再次是快速行动的习惯和能力,需要研究者勤于思考、敏于行动;最后就是善于与人的合作、交流。
“光华要成长为世界级的一流商学院,需要有更多的博士毕业生到世界名校任教,此外,光华还应在管理知识体系中建立自己的学派,彰显‘光华思想力’,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张志学说。
认命变运 励志转型
凭借在组织与战略管理领域的学术深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历,张志学对中国企业家的风格和信念进行了独特而系统的研究。在他看来,中国当代企业家既需要“认命”,也可以“变命”,既认清困难,又要自强不息,抓住发展的时代机遇。
在给企业家们授课的过程中,张教授敏锐地观察到一些中国企业家们发生的变化。比如,若干年前,如果有员工向老板提出加薪或者辞职的要求,这样的举动往往会激发老板的反感。但现在这一情况已经变化,老板们会更加理性地面对员工提出的诉求,认真考虑员工的要求是否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从而作出更加务实、理性的决定。
在他看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精神诞生于上世纪80到90年代,特征是“高情商”,这一批企业家们在经济发展转轨过程中,顺利应对了制度的不确定性;第二代企业家精神出现在以BAT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技术企业中,这些企业和海内外企业同台竞争,有自己的业务专长;第三代则是以华为、海尔为代表的国际化运营企业,他们在国际商业环境中迎击风浪,在正确的时点把握住机会,应对制度政策的挑战。
张志学教授总结的三类中国企业领导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今天中国的企业家更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家们在经济技术浪潮中又应该怎样把握新的企业家精神?对此,张志学认为,新一代企业家精神应该是:认命,变运。“认命”是指要理解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约束;“变命”则是要大胆的突破瓶颈、克服困难:“在西方规范市场环境中,企业通过有效市场竞争配置组织要素,最终以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打动市场。中国的市场和发达成熟的市场不同,中国的企业家更需要追求目标,超越自我。”
2018年10月,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可谓凝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张志学对这份名单感慨颇多。“名单给出了各行业企业家学习的典范,更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民营企业价值观:无问出身与履历,贡献于民族实业,贡献于创业创新,贡献于知识就是力量,贡献于‘中国制造’的世界级品牌,贡献于社会形象和道德规范。”张志学说,“不用纠结于名单中有谁、没有谁。那些因名额所限没有出现在百名民营企业家名单上的企业家们,也同样通过自己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本文首发于《光华校友》杂志
张志学
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在香港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美国伊里诺依大学Freeman访问学者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教授。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国际学术组织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当选主席、2020年学会主席。研究领域包括企业领导与文化、谈判与冲突处理、团队过程等。
相关阅读: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的关键,不是有谁没有谁
张志学、徐淑英:登堂顶级期刊的回顾与感悟|《博雅光华》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