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校友故事丨何须浅碧轻红色 木兰风远香自留—专访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MBA1995级校友刘霄

时间:2018-03-07

有一面墙,满满的镶嵌着《财经》历期的经典封面:“基金黑幕”“、“再问央视大火”“股灾启示录”“战霾关键局”…… 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封面故事仿佛勾画着一个时代的纵切面。众所周知《财经》和《哈佛商业评论》由财讯传媒持续运营,在过去的20年中,财讯传媒一直保持着经济市场守望者的角色,不断扩大着财经媒体的报导空间与深度;而这也是光华MBA校友刘霄女士挥洒青春的20年,她以自己的胆识和拼搏见证并推动了中国杂志业的成长。

【逆流而上,行业先锋】

1990年,从人民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后,刘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下属的杂志社,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媒体被称为“无冕之王”,记者由于掌握着话语权而享有无限的荣光,刚刚参加工作的刘霄也有着同样的美好期待。然而主编却为其指了另外一条道路:做发行。

发行与采编都是一家杂志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但却处于平媒产业链的不同位置。编辑部是杂志的灵魂,内容端的基色奠定了一本杂志的风格;而发行是一份奔波各地、与各种人打交道的工作,并不如记者或编辑听起来体面,从业者构成也极为参差不齐。面对第一份工作的切入身份,名校毕业的刘霄有所犹豫,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在主编的点拨下,刘霄认识到,虽然眼下发行依靠邮局、杂志社效率日渐降低,市场化发行是必然趋势。在充足的施展空间下,年轻的刘霄一个人带领还未成型的发行部,自建渠道、拓展代理商、管理全国分印……北京姑娘的闯劲儿让她很快便进入了角色。

由于行业规则尚未建立,从0到1离不开持续的开拓和碰撞。基于对杂志定位和目标读者的挖掘,围绕其行为方式进行推广, 在跑发行的最初几年中,全国各地都有刘霄的身影,“需要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爱好广泛的刘霄读过古龙和金庸全套小说,在各地“发行江湖”的摸爬滚打中,练就了世事洞明的敏锐和人情练达的成熟。“当时杂志一般不需要分印制,但证券类杂志时效性极强,最多时全国铺设20个分印点”,刘霄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的市场发行方法,财经杂志的运营方式也成为整个平媒市场化发行的先锋。

143A0

【角色转换,且行且思】

工作五年后,刘霄进入北大光攻读MBA,周刊节奏的《证券市场周刊》(后更名为《财经》)挤压了很多时间。刘霄将在光华所学与工作很好地映射起来,带着问题来上课,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为她在管理岗位持续深耕打下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刘霄并没有像身边人所设想的那样离开,而是坚持继续原领域,用她本人的话说,这“正是最有意思的时候”。

《财经》杂志以公正、专业为新闻原则,及时报道、评论影响中国与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焦点人物,一个强大的经济类资讯采集、分析、发行系统亦日渐成熟。在这成熟系统的背后,离不开刘霄将市场化发行从一片混沌中摸索并建立起的行业规则。参与创办《财经》的数年中,刘霄运用围绕目标读者铺设的发行渠道和精准的推广方式,使其发行量迅速扩大,伴随着“独立、独家、独到”的内容影响力,《财经》短短几年间就成为中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刘霄也从杂志发行负责人一路成长为财讯集团的发行总经理。

从发行人到出品人的角色转换,是一个重要的飞跃。多年发行领域的深厚经验,让刘霄能够更加从市场角度通览一本杂志的方向,而同时内容经验的欠缺也为她带来了双重的影响:“既是短板,也是长处”。在某期《美好家园》编辑会上,刘霄发现有一篇文章写的非常好,但是编辑认为没有合适的栏目放置就没有采用。而刘霄多年的发行经验让她习惯站在读者的直观角度看问题,精彩的文章才是一本杂志的核心,不应由于栏目不合适而舍弃。 “不懂内容”,才能甩掉条条框框,突破固有思维焕发新的活力。事实证明,这正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风云变幻,守望价值】

2011年前后,“互联网+”成为新一波浪潮,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商业形态,为很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刘霄认为,所谓媒体已经不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现在需要重新定义:“京东、淘宝、携程,这些巨大的流量入口都是媒体,或者说是媒介,游戏《王者荣耀》也是非常大的媒介,我们现在只能说是特定领域的内容生产商和内容贡献者。”

作为媒体二十年从业老兵,刘霄坦言,新媒体的竞争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新的维度,“头几十秒就要抓住用户”,需要非常高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基础首先是“学会理解”。如对于当下火热的粉丝经济,刘霄表达了她所看到的背后深层次社会结构因素:“60后70后把持着核心位置,80后咬牙拼搏,90后也开始步入工作,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劳动力呈现出密集状态。这个时候年轻人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狭窄,需要通过网红、打赏等方式来进行自我实现,这是可以理解的。”

更深入的市场化、更多元的探索方式,以及互联网化程度的加强,构成了新的十年中国财经媒体的基本图谱。财讯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媒介环境中,对转型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止。从最初的电子化、数字化到刊网互动,再到今天引起广泛探讨的"全媒体"建构,如今已形成了以《财经》杂志为核心的全方位资讯平台。多元化的内容传播形态不仅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也打造了丰富的阅读场景。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即将和“场景实验室”共同打造一场沉浸式演讲盛会,邀请了新经济领域的多位知名企业家和学者,围绕着“新技术、新场景、新内容、新模式”四大主题展开。

但是,在这一切积极尝试变革的同时,刘霄强调,“变化的只是形式,我们的灵魂、品质、价值观始终如一。”二十年风云变幻,《财经》杂志以及财讯传媒集团始终秉承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为探求真知的受众提供全方位的分析与可信赖的信息源。而刘霄在这二十年中的奋进与坚持,正是源于光华人的时代使命感和价值观,从未偏移。


作者:2016级P5班徐弘

本文刊载于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MBA《光荣与梦想》2017年年刊

分享

010-62747288/62747299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beat365在线体育官网2号楼K01/K02MBA项目

©2017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